ibet国际集团

图片

透过多重表象 帮孩子走出自卑的泥潭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陈若葵 发布日期:2023-11-21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孩子上进心很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好上加好,不允许自己有一点儿疏忽,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不完美。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如果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在课堂上绝不主动回答问题,原因是担心回答错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面子。表面看来,这些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但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一颗既脆弱又自卑的心。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向上、自信开朗,而一个孩子自信还是自卑,与其成长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内心和性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家庭养育和教育过程中,父母应随时随地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

这些表象掩盖了孩子的自卑

在人们的印象中,自卑的孩子通常表现出内向、胆怯、退缩的特征。事实上,除了这些及上述提到的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以外,一些孩子还以其他的形式呈现出内心的自卑感——

嫉妒心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且敏感、多疑,经常情绪失控。这类孩子听到同伴、同学被夸奖,看到他们在某方面做得比自己好,就生气、发脾气;他们对他人的言行格外挑剔,容易被激怒,甚至以不理智的言辞和行为攻击对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处处争强好胜、情绪易怒的孩子,内心非常害怕自己被贬低和否定,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渴望获得别人的赏识,渴望被看见,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以抱怨、争辩,过于敏感,不愿意原谅别人,想控制别人等“不好惹”的姿态排斥他人,保护自己不被轻视或伤害,他们是以外表的强势来掩盖内心的恐惧。

喜欢找借口或表现出特别“嘴硬”,经不住他人的批评,哪怕是自己错了也要找出各种理由辩解,绝不承认错误、更不道歉。一个人不肯认错,源于其内心的不自信,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认为一旦自己认错、道歉,别人就会对自己不满,否定自己,这样自己有可能被别人比下去,可能被人看不起、被笑话,他们会为此感到焦虑不安。

有的孩子习惯否定自己,不管他人怎样肯定、鼓励,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够好,遇到任何一点儿小挫折就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难以释怀;遇事心态悲观消极,更多地考虑负面因素,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封闭自己,处处提防别人,经常在机会和挑战面前退缩、放弃,以逃避来应对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优先考虑、迎合他人的需要。孩子在人格形成初期阶段,如果遭受了挫败的人际关系和不断的自尊打击,很容易陷入习惯性逃避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认为,有自卑心理的儿童感情脆弱、体验深刻、多愁善感、忧郁孤僻,常常自惭形秽,因而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与人进行深层次地交往,从而丧失了许多获得真诚友谊的机会。

如何帮孩子远离自卑

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恰当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儿童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因此,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正面评价和关注能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孩子年龄越小,其自我价值感水平的高低越依赖于家长和老师这些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他们的评价。如果儿童长期生活在家长的否定、打击中,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形成低价值感,觉得自己不重要、不被爱,对自己、对未来丧失信心,进而形成自卑的性格。因此,家长平时应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和他们共同想办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鼓励他们“试试看”,给孩子信心,使之看到自己的潜力。在需要纠正孩子错误行为时,就事论事,用词恰当,正确引导,杜绝使用“蠢”“笨”“没用”“差劲”“不长脑子”一类侮辱性词汇刺激孩子,让孩子相信:“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人爱的。”

钱志亮说:“在0~6岁婴幼儿阶段,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积极关注——看见并回应孩子。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和理解,孩子在内心深处就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值得被好好对待的。反之,如果家长经常性地忽视孩子,态度冷漠,拒绝孩子,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从而怀疑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关注、回应和情感抚养。”他表示,父母要多花时间陪伴,和孩子互动。与孩子对话时,认真看着他,耐心倾听,给予积极回应。倘若没办法做到,最好如实地告知原因,让孩子明白,是父母“暂时做不到”,而不是自己不好。另外,在孩子表现出情绪时,父母不责备孩子伤心、生气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带着爱和耐心去倾听,表示理解,必要时提供建议或帮助。亲子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和理解,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形成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教给孩子一些社交规则

自卑的孩子大多爱逃避,帮助退缩儿童建立自信心,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他们的自卑感。对此,钱志亮表示,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甩开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独立行走,做勇敢的孩子,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他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安排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让同伴之间相互自我介绍,相互学习礼貌用语;利用游戏为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如通过过家家等游戏进行一定的角色对话。“家长要及时肯定退缩儿童的每一点进步,对他们在社交中出现的合群现象给予奖励,逐渐增加他们的社会活动,克服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和家长的正确心理引导,绝大多数有退缩行为的儿童都可成为性格开朗的人。”

钱志亮进一步说,家庭、幼儿园、学校要相互配合。比如,针对父母关系不和、教养方式不当导致的儿童退缩,教师应进行“家庭教育矫治”,通过走访改善家庭成员的认识结构和不良的相互作用方式,打破旧的“恶性循环”,消除退缩行为的根本病因。

教给孩子一些社交规则,也能帮助退缩儿童找到社交的归属感。比如,告诉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准确地表达自己,同时,仔细听明白对方的话;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如果同伴或同学的行为让自己不高兴、不舒服,可以用“不”表达自己的愤怒,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掌握了这些交往法则,孩子能更好地融入同伴之中,降低其在社交中的自卑感。

表扬要恰当且“言之有物”

夸奖和表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但是,空洞的表扬则会适得其反。比如,一个孩子经过努力在比赛中表现欠佳,妈妈却以“我相信你是最棒的”来安慰、夸奖孩子,其结果往往是让孩子更加气馁。原因在于,违背事实的称赞让孩子觉得妈妈不理解他,欺骗他,也降低了他的自信心。如果妈妈能尊重、理解、接受孩子由失败带来的负性情绪,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下次“表现良好”,孩子才可能在非空洞的表扬中获得“感觉良好”。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认为,我们所说的“家长无条件接纳孩子”,不是家长一味地表扬,让孩子“感觉良好”。那些建立在单纯“感觉良好”上的自信是虚假的。恰当的表扬,是要让孩子在“表现良好”中获得真实自信。

边玉芳说:“称赞一定要有理由,与孩子取得的成绩相匹配,父母应向孩子讲明是因为孩子在哪方面表现好才获得了称赞。称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引导和强化,让孩子所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再次出现,从而固化成良好的习惯。”她表示,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父母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赞赏和鼓励,比如拥抱、摸摸孩子的头、搂搂孩子的肩。“‘表现良好’是‘感觉良好’的根基,孩子在成功体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信心才是真实的、长久的。”

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的人面对成功和失败往往采取乐观的解释风格,而自卑的人选择悲观的解释风格。

解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选择的视角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在边玉芳看来,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有时候”“最近”等特殊情况下造成的,是短暂的、可以改变的,而习惯将好的事情视为“总是”,认为由于自身努力学习或讨人喜欢才使好事发生,那么,孩子的解释风格是乐观的,更容易获得自信心。反之,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永远”“从不”,认为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而习惯将好事视为“有时候”“偶尔幸运”等特殊情况下出现的,那么,孩子的解释风格就是悲观的,更容易丧失自信。

对于悲观的孩子,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去思考:“他们今天对你不友好,是因为他们团队今天比赛失利,心情不好。”“你这次数学没考好,是因为最近在这方面花的时间相对少”……帮助孩子把现状看成是暂时的、偶尔的,是可以改变的,不要因为一件负面的事情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信心。